四川省遂宁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
一、选择题(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,共计30分)
1.(3分)(2014•遂宁)第一个发现电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是( )
A. 牛顿 B. 奥斯特 C. 伽利略 D. 法拉第
考点: 物理常识
专题: 其他综合题.
分析: 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做的著名的奥斯特实验证实了:电流周围存在磁场.
解答: 解: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,这是第一个发现了电和磁存在联系的实验.奥斯特由于这个贡献而载入物理史册. 故选B.
点评: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,记清每位物理学家的贡献是解题的关键,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,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,在学习中应注意.
2.(3分)(2014•遂宁)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,结果如下:12.34cm、12.36m、12.35cm、12.75cm,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( )
A. 12.45cm B. 12.34cm C. 12.35cm D. 12.36cm
考点: 长度的测量
专题: 长度、时间、速度.
分析: (1)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,去错误读数,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. (2)在测量长度时,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,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,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,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.
解答: 解: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,12.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,所以12.75cm是错误的,应该去掉;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,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;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:L==12.35cm. 故选A.
点评: 此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,减小误差的方法﹣﹣取平均值法;但在计算平均值时,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,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
3.(3分)(2014•遂宁)周末,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到摩尔春天广场去买运动鞋,他站在商场匀速上楼的自动扶梯上,听到楼下传来小伙伴们熟悉的声音.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( )
A. 以扶梯为参照物,小明是静止的
B. 小明受到的重力和扶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
C. 小明的动能增大,重力势能增大
D. 小伙伴们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小明耳朵里的
考点: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;平衡力的辨别;声音的传播条件;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
专题: 其他综合题.
分析: (1)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,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,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,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,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; (2)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; (3)两种形式的能相互转化时,一种形式的能减小,另一种形式的能增大; (4)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,真空不能传声.
解答: 解: A、选扶梯为参照物时,小明和扶梯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,小明是静止的,A不符合题意; B、小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,小明受到的重力和扶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,B不符合题意; C、小明上升时,质量不变,速度不变,高度增大,动能不变,重力势能增大,C符合题意; D、人们周围充满空气,小伙伴们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小明耳朵里的,D不符合题意. 故选C.
点评: (1)根据参照物能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,由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能选择参照物; (2)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; (3)掌握动能、重力势能、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.重力势能、动能、弹性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; (4)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,真空不能传声.
4.(3分)(2014•遂宁)清晨,薄雾缥缈的观音湖,水鸟从湖面轻快地掠过,水中的鱼儿悠闲地游着,岸边的树木与水中倒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遂宁山水画.从物理学角度,下列关于这些场景的形成解释不正确的是( )
A. “雾”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
B. “水中倒影”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
C. 从岸上看见“水中的游鱼”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
D. 水鸟飞翔时,由于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,使翅膀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,从而形成了翅膀的升力
考点: 液化及液化现象;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;光的反射;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
专题: 其他综合题.
分析: (1)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,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; (2)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,成的像是虚像,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,是人的主观感觉,不能用光屏承接; (3)光射到水面时,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,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; (4)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: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,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.
解答: 解:A、清晨湖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,变成小水滴形成“雾”,叙述正确,不符合题意; B、“水中倒影”属于平面镜成像,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,成的像是虚像,叙述错误,符合题意; C、从岸上看见“水中的游鱼”是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,叙述正确,不符合题意; D、水鸟飞翔时,翅膀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,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,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,所以翅膀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,从而形成了翅膀的升力,叙述正确,不符合题意; 故选:B.
点评: 本题结合具体的情景考查了物质的三态变化、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、流速和压强的关系等知识,综合性强,但难度不大.
点击下载完整版:遂宁市2014年中考理综(物理部分)试题及答案解析(Word版)